查看原文
其他

《柳叶刀》作者专访 | 中国妇幼健康成绩卓越,但仍面临重要挑战

柳叶刀 柳叶刀TheLancet 2019-09-13

第二届 “中国妇幼健康发展论坛” 于今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孕产妇与儿童死亡疾病负担”是其中一个重要议题,针对该主题的最新研究论文已发表在最新一期《柳叶刀》杂志上(今日上线,识别文中二维码阅读全文)


第二届 “中国妇幼健康发展论坛” 于今日在北京举行

《柳叶刀》主编Richard Horton参加圆桌论坛


该研究有助于总结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成功经验和分析差距存在的原因,对中国政府下一步制定相关政策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其他国家制定更有效的妇幼健康改善计划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北京大学医学院郭岩教授也对论文进行了精彩点评。


《柳叶刀》微信公众号特别采访本篇论文的作者之一、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主任朱军教授,对论文进行解读。

朱军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主任,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主任,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PI,国务院妇儿工委儿童智库专家;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委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卫生部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筛查专家组成员;美国华盛顿大学客座教授。从事妇幼健康公共卫生研究30年,曾获得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以及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诸多奖项。



Q. 您开展孕产妇死亡率的研究项目的初衷是?对孕产妇死亡率的研究有何重要意义?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母婴安全的重要指标。2000年9月联合国首脑会议上189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千年宣言》(MDGs),其中目标5(MDG5)即:为改善孕产妇健康,要求到2015年孕产妇死亡率在1990年的基础上下降四分之三。为此,全球各个国家,包括中国政府都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给予了高度重视,加大了投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也被列为了每十年颁布一次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重要目标之一。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阅读论文全文


作为世界上拥有规模最大的妇女儿童群体的国家,中国历来重视妇幼保健工作。中国一直坚持以《母婴保健法》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为核心,逐步完善妇幼健康相关的法律规范,逐步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推广普及妇幼卫生适宜技术,并以政府为主导实施了如“降消”项目等一系列重大妇幼健康项目,着力提高妇幼健康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根据2014年的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提前一年实现了MDG5,即孕产妇死亡率在1990年的基础上下降四分之三,而且也达到了联合国所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要求(70/10万以下)。为此,中国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妇幼健康领域高绩效的国家之一。

 

中国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地区间的孕产妇死亡率水平及其下降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我国整体上已实现MDG5和SDGs目标后,我们希望能进一步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孕产妇死亡率现状及其与SDGs的差距,发现哪些地方孕产妇死亡率水平下降最快,哪些地区下降慢,差距有多大,这些研究发现将有助于我们总结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成功经验和分析差距存在的原因,对我国政府下一步制定相关政策或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为其他国家制定更有效的改善妇幼健康计划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这项研究也能更好地切合我国正在实施的“精准健康扶贫”的国家战略。因此,我们尝试对每个区县潜在的孕产妇死亡风险进行评估,这将有助于政府准确地识别重点的干预地域与人群,进一步提高中国妇幼健康的公平性。不过,在这个研究中,我们主要基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孕产妇受教育程度等关键因素,结合每个区县实际观测到的孕产妇死亡数以及活产数,进行有关孕产妇死亡风险的估计,来反映孕产妇死亡的潜在发生水平。

 


Q. 请您谈谈研究中的几个关键发现。

 

这项研究中的一些主要发现包括:

 

(1)中国基本全面实现了MDG5。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绝大多数区县的孕产妇死亡率均呈现快速下降,1996-2015年间在研究估计的2852个区县中有2846个区县的孕产妇死亡率年均下降速度达到或超过了实现了MDG5所需的年均下降速率,即5.5%。二是研究所涉及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孕产妇死亡率年均下降速度均超过了5.5%的水平。针对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全县总人口50%的25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分析发现,所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孕产妇死亡率年平均下降速度,均远高于MDG5所需的年均下降速度。

 

(2)积极有效地干预政策对孕产妇死亡率的快速下降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对1996-2005年和2005-2015年两个时期的孕产妇死亡率下降速度进行比较,我们发现有2394个区县在最近十年中其孕产妇死亡率年平均下降速度出现了20%的增幅。其中,可能与国家实施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中的各种干预措施有关。中国在那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且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了孕产妇死亡率的快速下降,为其他高孕产妇死亡率的国家在2030年之前达到SDGs,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典范。

 

County-level maternal mortality ratios in mainland China in 1996 and 2015

(A) 1996. (B) 2015. MMR=maternal mortality ratio.


(3)过去20年中国孕产妇死亡率不公平性程度较低且未出现加剧。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反映了全球国家间的孕产妇死亡率不公平性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从0.597增加到0.643,不公平性增加。但1996年和2015年中国不同地区的孕产妇死亡率的基尼系数均为0.35。不平等性保持在较低水平,且未增加。

 

(4)中国孕产妇死亡率的地区差异仍然存在。尽管中国MMR的下降速度很快,但各地的差异仍然存在。研究发现目前仍有16%的区县的孕产妇死亡率仍高于全国水平的2倍,7%的区县仍高于2030年SDGs所设定的目标。因此未来各级政府仍需要在这些重点地区投入更大的资源,帮助其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并如期实现目标。

County-level annualised rates of decline in maternal mortality ratio from 1996 to 2015 in mainland China



Q. 我国的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状况在国际上来说大致处于什么水平?

 

过去20年来,中国的孕产妇和儿童健康水平获得了显著的提升,其在国际上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当然我们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以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儿童死亡率为例,根据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的数据,中国的孕产妇死亡率排名116/181(死亡率从高到低排序),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排名130/194(死亡率从高到低排序)。

 

Q. 请谈谈您对我国孕产妇保健工作的建议。

 

2015年中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孕产妇与儿童保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希望将孕产妇管理的关口进一步前移。加强孕前检查、健康教育、孕前咨询指导等孕前保健工作,特别是一些患有慢性疾病且有生育打算的育龄妇女群体。此外,近年来高龄产妇明显增加,针对这部分高龄群体,要提供更加规范的生育力评估和备孕指导。加强对高危群体的识别能力和风险评估能力,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反复强化识别、再识别的意识。通过建立高效的高危孕产妇转诊与救治网络体系,以及贫困高危孕产妇诊治的救助机制,使高危孕产妇得到有效的管理。此外,进一步完善孕产妇保健服务质量的评估机制与体系,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开展质量提升计划,以持续改善各地方孕产妇保健服务水平,也是非常必要的。

 

Q. 您未来的研究重点将集中在哪些方面?

 

前期的研究已经使我们已经掌握了中国各个地方孕产妇死亡以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发生现状,这对今后确定重点干预地区与人群提供了科学依据。但与此同时,我们还缺乏对不同区域导致孕产妇死亡和儿童死亡的主要疾病及其影响因素,这对制定因地制宜的有效干预措施同样也十分重要。因此,今后我们的研究重点将会利用全国多源数据,以估计中国省级水平的孕产妇和儿童的死因构成;研究影响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具有针对性、更加准确的预防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证据。END


往期精选


《柳叶刀》10篇论文入围2018全球最具影响力百强论文榜单

《柳叶刀》社论 | CRISPR-Cas9技术:开先河?始作俑?

《柳叶刀》:全球首例由已故捐赠者移植子宫孕育的婴儿诞生


点击 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论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